我們的食物與故事,魯凱族部落的傳統文化X伊娜的廚房陳媽媽X魯魯灣傳統食物新煮藝復興運動研習班X大家來做「阿拜、竹筒飯」

我們的食物與故事,魯凱族部落的傳統X伊娜的廚房陳媽媽X魯魯灣傳統食物新煮藝復興運動研習班X大家來做「阿拜、竹筒飯」

 

魯凱族最重要傳統農作是小米,傳統食用小米的方法第一個是打粉後做成的圓形阿拜和長條形的阿拜,第二個是小米酒,再來是小米吉納福(小米粽)與小米飯(搖搖飯),以小米為原料製成的食物,也就是部落文化裡最具代表性的傳統食物,有著謝天謝地的祭祀,與慶豐收和餽贈的意義。這堂部落傳統料理課的老師陳媽媽這樣的開始教起我們做料理,這堂課我來跟她好好學習與認識文化喔。

DSC_0216-1

 

部落的食材來源,皆採集自生活環境周邊所產的食材,有甚麼就使用甚麼,就如「阿拜和竹筒飯」,都是食器的利用與演變。在過去小米的收成和搗成粉末是很辛苦的,因為沒有機器代工磨成粉,皆是手工搗粉,還要把小米過篩,過篩的網子有分粗的細的篩網,如果要做阿拜的原料粉要用細的篩網來過濾,而粗的就是小米粒,是煮飯煮粥用的,要做成阿拜的小米粉,打的過程就非常辛苦,要打到變成粉狀態,以及純人工的情形下,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做。陳媽媽回憶起小時候跟著他的爸爸媽媽學習做料理時。

DSC_0206-1

關於「阿拜」這個名稱的誤解,由於很多平地朋友來到山上時,可能因為大部分吃到的是長條狀的阿拜,所以只稱呼用香蕉葉包覆長條形的小米糕叫做阿拜,其實搓成圓狀的也是阿拜,裡面可包肉、包魚、包蔬菜,若是祭典儀式使用,則製作上有規定的長度和寬度,而同樣的名稱誤解也發生在「吉納富」的身上,一般都以為是用假酸漿葉包豬肉、包芋頭粉煮熟的食物,但不只如此,只要是用野菜或葉子包裹成圓形細條狀的食物都是「吉納富」,若要細分就看裡面包的是豬肉、芋頭粉或是小米與糯米。陳媽媽很認真的教導我們認識這食物。

DSC_0274-1

陳媽媽接著說,在以前小米是不能隨便拿出來吃的,因為祭典和結婚喜慶都要使用小米,小米絕不能缺席,怕要用的時候沒有小米,所以會很珍惜重視的使用,小米對魯凱族來說是尊貴的食物,如果有重要的貴賓或是家人從遠地來訪與回家,父母親就會煮阿拜來表達他們對孩子的心意,以及用崇敬的食物招待來訪貴賓的心意。雖然只是一盤的小米食物,但代表的意義很重要,因為以前老人家沒有很多的食物可以拿出來,而尊貴的阿拜就會是當作對客人的回禮餽贈,與對返鄉回家孩子的愛。現在因為時代不同,以前種小米是為了給部落吃、給自己吃,現在種的小米則可以拿一部分出來成為經濟作物,賣給外地人,另一部分則是要留做祭典使用,或是其他重要時刻時來做阿拜,是一種要生活也要傳承文化和回饋部落的想法,一個傳統食物,說不盡的故事,代表著部落的傳統文化。

DSC_0344-1

傳統料理的食物學習課程,我們邀請伊娜的廚房陳媽媽來指導我們 ,陳媽媽做料理已經有30年以上的經驗,還曾經參與過國宴料理的製作喔,很感謝陳媽媽細心的教導我們傳統食材的製作的方式,我們也不會辜負老人家的期望,好好傳承與開發新的傳統食才新料理,敬請期待喔!!

…………………………………………………………………………………………………..

  • 課堂介紹與報名
    部落飲食是依娜們承襲的味蕾記憶和情感連結,也是地方和文化知識的載體。從童年記憶中的味道開始,我們向依娜學習一代傳承一代的農作知識和拿手菜,同時認識祖先的飲食智慧和飲食文化,讓用心做料理的部落職人講一個回到部落找自己的故事,也讓走跳世界的網路達人介紹推銷好滋味的好方式,然後,我們認識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了解國際的飲食趨勢,再激發一些小小點子和創意,利用傳統食材轉換出新的料理滋味,保存文化也創新文化,這就是我們的傳統飲食新煮藝復興運動!

 

  • 我們的講師陣容:
    好厲害的好茶部落媽媽們 X 最道地的魯凱文化
    魯凱祭司妲娜娃斯依娜 X 傳統食材背後的神聖性
    食物療癒的阿美職人吾兀兒 X 野地都是我的冰箱
    傳統作物達人林志忠老師 X 探索原鄉植物30年
    知名部落客旅飯旅行長工頭堅 X 一起好旅行、吃好飯!
    小農餐桌總鋪師蘇志民 X 用心、創新做料理的實習課
    農作保種策展人小溫 X 從植物園的原鄉作物展覽說起
    講師邀集中,敬請拭目以待!

 

  • 報名:
    邀請部落青年與飲食產業工作者以及任何有興趣的朋友參與這場活動
    課程免費參加,完成全部課程研習者將頒予研習證書
    活動地點: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古茶柏安街17巷13號
    報名方式:告知承辦單位您的基本資料 (姓名/連絡電話/參與場次) 即可
    電話報名:0972060887
    網路報名:魯魯灣臉書訊息留言https://www.facebook.com/balululuwan

 

  • 課程表:
    (一)6/3,14:00,魯凱族傳統飲食植物介紹(上),講師:小米正名運動林志忠老師
    (二)6/10,14:00,魯凱族傳統飲食植物介紹(下),講師:小米正名運動林志忠老師
    (三)6/17,14:00,部落傳統祭儀飲食文化介紹,講師:魯凱族祭司妲娜娃斯伊娜
    (四)6/24,14:00,部落傳統食用植物採集,講師:部落農事達人陳廖玉鶯伊娜
    (五)7/1,14:00,食物保種與餐桌永續運動,講師:植物園/魯魯灣食物設計温宛菁
    (六)7/8,14:00,食物旅行與文化觀光,講師:旅飯旅行長工頭堅
    (七)(八)(九)7/15、7/22、7/29,14:00,魯凱族傳統飲食料理製作,講師:伊娜的廚房陳朝雲
    (十)8/5,14:00,部落傳統食材新應用開發課程,講師:小米正名運動林志忠老師
    (十一)8/12,14:00,部落傳統食材新應用開發課程,講師:花蓮縣大地廚房吾兀兒老師
    (十二)8/19,14:00,部落傳統食材新應用開發課程,講師:屏東縣小農餐桌小民、慕妮
    (十三)8/26,14:00,部落傳統食材成果製作課程,講師:魯魯灣食物設計巴魯
    指導單位:屏東縣政府原民處(屏東縣106年度原住民族傳統技藝人才培育訓練計畫)
    承辦單位:魯魯灣食物設計

對「我們的食物與故事,魯凱族部落的傳統文化X伊娜的廚房陳媽媽X魯魯灣傳統食物新煮藝復興運動研習班X大家來做「阿拜、竹筒飯」」的想法

發表留言